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于高效的LDAP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。当企业逐渐壮大到 500人 左右时会建设微软 AD 域,一些高科技企业甚至在刚发展到两三百人时就会搭建 AD。然而,企业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,如安全性、合规性、行业监管要求甚至国产化改造等,AD 是否还是最佳方案有待商榷。
企业有这些情况,不建议建AD
对于一些有一定规模但内部信息化系统管理不够规范的企业来说,有以下问题,不适合建 AD。
业务上云,多套账号体系独立管理,数据无法打通流转;
业务转型,系统基于非标准化接口,接管方式不标准;
安全合规驱动,如存在弱口令、账号共享等问题,无法加强认证;
老旧电脑、应用无法接入AD;
采用未经授权或许可的Windows操作系统,面临版权问题;
采用home版Windows 、CentOS等操作系统的,无法加AD域统一管理;
面临信息化系统国产化改造的,有Kylin、UOS、Ubuntu等操作系统的,无法统一管理。
以上情况导致 AD 不好用、没法用,企业需要一个更适用的解决方案的,更建议采用国产化身份域管方案。
国产化身份域管及其优势
国产化身份域管,可以简单概括为国产化 AD 域管方案。它在身份数据结构上与 AD 相同,有着相同的关键能力,如纳管应用、网络、Windows操作系统等资源的接入认证和管理。同时,它也有着 AD 不具备的能力,如内置的 MFA 多因素认证可开启多场景的身份增强鉴别,对Kylin/UOS操作系统和其他云应用的兼容性更强,对有线、无线网络开启身份验证等等,这些综合能力囊括了各类身份安全认证、管理场景,使得国产化身份域管更适合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的企业。
从整体方案来看,对比微软 AD,国产身份域管在兼容性、开放性、扩展性、安全性、经济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
系统与应用兼容性更强:不同于AD只纳管Windows系统,国产身份域管可以对Windows、麒麟、统信等多种类型的操作系统进行统一管理。在应用的接入认证上,云应用、国产应用也可以快速接入到国产域管进行身份验证。
上下游厂商生态开放:国产身份域管更具有开放性、多样性、中立性,基于标准协议与各类上下游厂商开展产品适配,使得域管能够随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相应改变,具有更强竞争力和弹性。
内置多个可扩展能力:国产域管内置了LDAP、RADIUS、TACACS+、SSO、自服务等能力模块,补足了AD在双因素认证、无线网络认证、网络设备管理、自助修改密码等场景上的能力。
更安全的防护机制:国产域管产品拥有一套自研的安全保护机制,从域身份的安全存储到身份认证的安装传输,再到域控服务的安全部署,做到比微软AD域控更安全。
最佳实践案例
某高新技术企业 A 地新办公室仅有一套 HR 系统存储数百位员工的身份信息,其余应用系统(打印、研发、NAS、财务等)、无线网络以及办公电脑等均是独立创建账号密码,独立管理维护,用户变更均需管理员到每个系统内手动完成,操作十分繁琐,其问题根源是缺少统一管理和维护身份的 LDAP 系统。
解决方案:
搭建国产化身份域管:存储组织架构和员工身份信息,实现统一管理和维护;
账号生命周期管理:以 HR 系统内账号为主身份源,发布 LDAP 服务为下游业务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和鉴权,并通过账号自动同步实现员工账号生命周期自动化管理,提高运维效率;
无线员工和访客入网认证:对接某主流品牌 AC(无线控制器),员工、访客入网时进行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,保障网络安全;
接管异构操作系统:对Windows、Kylin、UOS操作系统终端进行加域管理,提供统一认证和组策略管理等。
下图为该律所当前账号管理流程
使用模块
若该企业采用 AD,首先,无法确认 HR 系统是否能对接 AD;其次,无线网络需借助Windows Server NPS进行设置,流程较为复杂;最后,对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以外的终端类型无法统一管理。宁盾国产化身份域管则以一体化的方案提供了 LDAP 服务、身份(账号)同步、基础设施(有线无线网络、VPN)及终端的统一认证管理等能力,让企业在实现安全管理的基本需求之余,保证了业务和终端的多样性、扩展性,且整体投入成本更低廉。
宁盾(www.nington.com)版权所有
—END—